联系方式
留住农耕记忆 守护一方乡愁——襄阳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
时间: 2024-11-11 07:06:38 | 作者: 云开平台登录app
开馆仪式由襄阳市长寿研究会,襄城区委老干部局,卧龙镇人民政府主办,双雄醉酒业,丽波乳业协办。健康襄阳联盟,金鹰志愿者服务队承办。
市政协原主席万桃元,军分区原司令员马正武,市委原常委,副市长刘德政,市人大原副主任苏家德和襄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灵超,樊城区委,市长寿研究会,市直机关,卧龙镇委,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60多人出席开馆仪式。万桃元作重要讲话
打铁炉、纺花车、耕地犁,补鞋佬等“九佬十八匠”所用的工具,坐商行商走街串巷所用的挑子、背箱和推车……
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,馆藏有几十个门类的3000多件(套)藏品,主要展示明清以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日常器具,涵盖农耕纺织、百业挑担等多个领域。
小到缝纫用的针线,大到四五米长的板车,走进这座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博物馆(含农耕体验基地),随处可见木质、皮质、铁质、布质等材质的工具,犹如进入一个农耕文化的“文物世界”,满满的“怀旧风”让人“穿越”回几百年前农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。
“出生在农村,从小耳濡目染让我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。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我走南闯北,用20多年时间从全国各地收集各种老物件,器物历史长则一两百年,短则几十年。”博物馆筹建人之一王学超说。
单是耕地用的犁,博物馆里就摆放着好几件。记者看到,明清时期的传统单犁是用弓形木头和铁犁头制成,一次只能耕一垄地;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双轮双铧犁,两个犁铧一次可耕两垄地,且可调节耕地的深度,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“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农具的自动化程度慢慢的升高,从手工制作的农具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手扶拖拉机,再到如今大马力四轮拖拉机以及各种全自动化的联合收割机,‘犁’的演变折射了农耕用具的科技之变。”博物馆负责人孙德香说。
在度量衡展区,摆放着各类度量衡用具。讲解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把九珠算盘。 在第二次战争之后,洋务运动兴起,近代中国第一座海军船厂一一福州船政局成立,一位大员奉命担任船政提调,和留学归来的技术人员一起设计了中国第一艘钢甲巡洋舰“平远号”。 为了设计军舰,还设计了特殊的算盘,算盘不是上二下五,而是上四下五,每列九珠。另外算盘的梁和边框上刻有非常详尽的计量单位、进位关系和计算方式,极为罕见,具有极高的数学研究价值。 比如:包括忽、秒(丝)、毫、厘、分、寸、咫、尺、丈、寻、常、仞、武、步等。这是展览馆的镇馆之宝。
记者看到,木工用具展示墙上的上百种木工工具,制作精巧,从大到小,蕴藏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;在播种农具展台,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、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播种、收获、晾晒、脱粒等使用的工具,体现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。
“九佬十八匠”是中国民间对传统手艺人及能工巧匠的俗称,他们走街串巷,大到盖房修屋,小到缝衣补袜,成为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展馆内,杀猪盆、剃头佬、熟皮匠等所用的工具,坐商行当、行商行当等所用的担子、挑子、推车、等民俗器物……伴随时代发展进步,一些老行当逐渐消失,但这些器物仍静静诉说着当年使用者的“匠人精神”。
开馆之前己有多人来到博物馆研习民俗文化。“博物馆里这些农耕文化器物,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从未见过的,通过它们能了解各个年代的生产生活情景,是我们了解传统农耕社会的一把钥匙。”大学生周兴说。
守护民间传统文化,留住民族记忆。目前,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多所中小学校的研习基地。
“一把镰刀,一把犁头,这里的每一件器物都与生产劳作、衣食住行密切联系,立体式地活化展示了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,蕴藏着世代传承的文化记忆。”教授贾荣香说。
“我希望这些农耕器物能被更多的人看到,见证农耕文明国度的发展变迁,从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。”襄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灵超说。